小金有话说:

  这两天为啥大盘股暴跌?

  也许是牛市特征——暴涨暴跌,也许是外来资金年末大撤离,也许还有也许。

  但有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不可忽视:暴涨之后,所谓的蓝筹股密集抛出再融资方案,低俗地说,国企圈钱潮又来了。当然,这波圈钱可能不仅仅是圈钱,还会结合混改,乃至引入战投,让相关方利益均沾。但本质上,是否还是圈钱解决国企发展难题的老思路呢?

  有难题,牛市来解决。这或许是中国牛市的特征。上一波始于股改的大牛市,借机解决了法人股流通难题,激活了国资大股东积极性;这一波牛市,很可能是为了解决已经到了极端的央地债权融资危机问题。本文的观点未必尽然正确,但提供了解读这轮行情的一个视角,毕竟,在中国投资、炒股,须看清国策方向,看对了就会撑死胆大的。反之亦然。

  23日,凌云股份抛出定增预案,拟向凌云工业集团等5家机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用于偿还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同日,近4年都没有启动过股权融资的中远航运紧急停牌,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在停牌前,公司连续两天涨停。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四季度以来,两市合计有27家A股披露定增预案(不包括配套募资),预计募资总额超过82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2亿元增长近16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融资盛宴的绝对主角是国企。27家公司中,国企(央企)占到了23家。而今年前三季度,几乎没有央企的再融资案例,国企以股权融资亦是凤毛麟角。“机会终于来了!”一家国资上市公司的董秘告诉记者,受二级市场的影响,过去几年里,很多国企的股价一直在净资产价格之下, 完全没有办法进行股权再融资,最近的火爆行情让不少企业蠢蠢欲动,“毕竟大家都缺钱。”

  华安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尚志民接受上证报专访时表示,“利用当前良好的股市环境再融资,不仅可以帮助国企摆脱发展资金困境,而且还是未来国企改革的重要一部分。预计将来有相当数量的国企借股票市场再融资助力自身的产业转型,也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甚至落实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国企的活力,也能促进国企价值的提升。”

  国企再融资开始唱主角

  风水轮流转。

  赵亮在中国建筑旗下的某局上班,最近突然接到很多电话,都是向他问股票。“一些好久不联系的老同学,老熟人,都来了,我才晓得,我们公司的股价最近涨得好,其实我啥也不知道,也没见公司有什么变化,也没见涨工资。”赵亮笑着说。

  赵亮告诉记者,以前同学聚会也偶尔会谈到投资,但没有人会讨论自己供职的这家大央企,“盘子太大了,都没有人会考虑,有一个同学所在的公司属于新能源行业,大家都希望听听他的看法,没想到我们公司也会有火爆的一天。”

  赵亮的意外,也是大多数A股投资者的意外,但就真真实实地发生了。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里,以券商、银行、基建等为主力,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疯牛”行情,不少几个月前还无人问津的股票突然成了香饽饽,股价在短时间内实现翻番。

  二级市场的形势突变,迅速点燃了相应板块公司的再融资冲动。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12月23日,今年四季度两市已有2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预计募集资金总额8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2亿元增长近16倍。而这些融资主体中,23家公司为国有股东控股的企业,除了金融股中的光大证券、中信银行,还有光电股份、易华录、中航机电、招商轮船、中国铁建、中航飞机、轴研科技等7家央企,以及14家地方国资企业。

  “与二级市场一样,这也是一次大逆转,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主要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在做再融资,而整个四季度,基本上已经成了国企的天下。”长江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介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两市共有214家公司发布定增募资预案,其中国企仅有46家,央企则只有18家。

  统计显示,此轮再融资热潮中,大多数企业的募资投向仍是“补血”,即偿债和补充流动性,包括光大证券、中信银行、国新能源、凌云股份、上港集团、云南城投等,合计占到了16家,这和中小板创业板定增募资的情况一致。不同的是,部分企业的项目融资几乎都集中于主业。外延式扩张鲜见。

  “国企早就有融资的压力了,只不过是市场不好,被迫等到了现在,目前银行多数都已经发行了优先股,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等,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港股平台融资,如海通证券,基建股的融资压力也很大,此前也是预期要发优先股的,现在行情好了,中国铁建马上启动了定向增发。”一位投行人士介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A股上市公司已披露了近1200亿的公司债发行预案、以及1445亿的优先股发行预案,发行主体多是国有企业。

  “大家伙”久旱逢甘霖

  这些“大家伙”的再融资机会来得并不容易,不少公司甚至已经等了很多年。

  以最近的热门股票中国铁建为例。根据公司12月17日披露的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7.2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对象发行不超过13.8亿股,募集资金部超过99.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多个BT和BOT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回查公司历史资料可知,中国铁建自2008年上市以来还从未以股权方式成功融资,2010年公司曾尝试定向增发募集80亿资金,但最终因市场低迷而流产。而上市以后,公司历年发行的企业债券规模已超过500亿元。

  如果说中国铁建是因为未能赶上上一波大牛市,四川长虹则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四川长虹10月底披露融资方案,拟以每股不低于3.5元的价格定增不超过11.43亿股,募资不超过40亿,用于收购军工企业零八一集团100%股权、投入两个智能平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回查公司资料,这家上市已20年的公司,最近一次通过股权融资还是在1999年,2007年公司曾筹划一次非公开发行但未能成功。而作为一家传统家电企业,公司的转型也亟需资金支持。

  还有一些公司等来了资本运作的机会。以武钢股份为例,2012年10月,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50亿元,用于收购大股东多项矿产。然而受二级市场环境影响,公司股价一直在净资产价格之下,尽管公司管理层多方努力,今年7月,该方案最终到期失效。

  预想不到的是,仅仅5个月之后,借助这一波二级市场的狂风,公司股价已回到了净资产价格附近。至12月23日收盘,武钢股份报3.50元,公司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约3.62元。

  大融资背后藏大逻辑

  国企终于等到了再融资的机会,但大量的再融资“抽血”,又会如何影响后市的行情?答案还要回到此轮行情的起点。

  针对近期以券商、银行、基建等板块为主力的上涨,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在《熬出来的牛市》一文中就提出,从资产配置转向和股权融资发力这两个角度去解释股价上涨动力,或更有说服力。李迅雷提出,今年以来,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受到高负债率的困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显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方案是债务转股权、资产证券化和扩大股权融资规模。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最近国企再融资井喷,直接因素当然是二级市场的股价暴涨,提供了融资环境,但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国企某种程度上已陷入困境,面临着解困和二次创业,由于种种原因,很难通过再融资获得发展资金,过去的一年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希望降低融资成本,但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有一个新的途径降低总体债务负担,这个途径就是借助股市进行再融资。

  简单来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股权融资,而大量的股权融资则需要一个更好的股市环境。而依此逻辑,以国企为主的蓝筹板块股价暴动,也就得到了合理解释。依照此逻辑,后续应还有更多的国企在未来推出再融资计划。

  “首先,再融资并不可怕,融资本身是股市存在的基础,多数时候,再融资和股价是互相正促进的。”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向记者介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需要说服投资者买股票,有着向市场提供正面信息的动力,投资者也往往会给予正面回应,这种正反馈将推动牛市前进。从目前二级市场所处的阶段来看,不少公司股价虽然涨了很多,但市盈率和市净率并不高。以中国铁建为例,再融资方案推出后,公司股价仍连续涨停。中信银行、光大证券、中航飞机、招商轮船等公司在发布定增预案后,股价也继续大涨。

  该券商人士认为,国企进一步改革的预期,为市场提供了慢牛的基础,因为国企进一步发展需要再融资,目前虽然已有部分国企推出了再融资预案,但总体占比仍是少数,最新数据显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市值逾25万亿,占A股总市值七成。随着2015年国企改革大扩容,将混改与再融资相结合将是未来波澜壮阔的国资改革之主旋律。在四季度,部分国有企业的定增方案已经率先将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融合进去,如上港集团、中航机电。

  “引入战略投资者甚至落实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国企的活力,也能促进国企价值的提升。”华安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尚志民如此对上证报表示。尚志民是目前中国从业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投资经验长达15年,历经股市熊牛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