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创中心对上海来说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上海两会期间传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的近期的论断。

  从2014年5月习大大提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至今,上海高科技园区的代表上市公司张江高科股价涨幅已经接近三倍。作为2015年的上海“一号课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规划牵涉到今后十年二十年上海在全球核心城市中的崭新定位,类似于华尔街+硅谷的模式成为上海举全市之力打造的方向。

  小金就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聚焦“全球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和“硬科技”产业投资模式的硅谷化,采访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多方专家。为投资者描绘一幅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投资机遇的全景图。

  投国资:关注国企改革+科创驱动

  刚刚结束的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强调,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要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线,围绕价值链布局产业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努力实现改革转制、创新转型双轮驱动,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据悉,在科技创新总体方案还没有落地之际,上海市国资委2015年重点工作中,首先指出了加快企业实现创新转型的初步路径,随着农历新年后总体方案的获批,还会有更重大的进展。

  其中,上海将支持一批在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企业。 一知情人士透露,2015年上海将用30%国有资本收益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优质资源和优秀项目向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

  2015年,在国资国企改革中哪些企业有可能最先引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最新的概念呢?

  其一,上海将实质性启动资本流动项目,适时运作部分整体上市公司、多元化企业的国有股权。光明食品集团和纺控集团在上海国企中多元化特征明显,首批国资流动平台资本运作项目名单或花落上述企业。

  其二,国际集团、国盛集团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已完成组建,未来将继续进行资产重组。据悉,在将长江计算机集团全部主业资产转让给中国电科集团下属中电科软信公司后,国盛将对长江计算机辅业资产作进一步清理调整。

  同时,上海还将从资金、资本、资源和政策等多方面,支持一批体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工程和项目,其中包括跟踪协调燃气轮机、集成电路、AM-OLED等国家及上海本市重大战略性项目。

  投资“硬科技”:半导体、生物医药和大飞机产业领衔

  不少受访者认为,“硬科技”有望成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会(SEIF)常务副理事长周敏博士在专访中告诉记者:“上海在硬科技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基础”。

  “硬科技”英文叫Hard Science,例如生物科技、半导体芯片设计、新材料、高端制造,一般需要读完博士、有技术门槛、在高科技领域有深耕。相对而言,互联网领域的软件企业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门槛不是太高的“软科技”企业,而硬科技企业的话,科技还是一个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素心指出上海像华为、展讯,我们叫‘硬科技’类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企业为数非常之少,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我们与全球科技在发展上的巨大差异。”

  周敏博士就中国“软”、“硬”科技的发展做了一个对比:“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的企业还是处在一个被保护的状态下,Google等外资企业进不了中国,中英文的差异也导致外资企业进不了中国。所以这个领域,竞争环境相对而言不那么激烈,这些企业起来,中国政府造成了一个虚拟的被保护的市场。但是中国做真正做硬科技的创业投资的历史还是比较短的,做硬科技创业投资的企业在中国也不超过10家。”

  周敏也分析了上海目前做“硬科技”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无论是纳米材料、生物材料还是航天材料,上海都有很好的基础,我们看好新材料领域的两大块:一块是半导体、电子、纳米、生物等功能性新材料,一块是航空、航天为主的结构性材料。新材料把上海的三个重点产业——半导体、生物医药和大飞机产业结合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