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珺解读新经济的“非典型”视角

2018-08-12 09:51:02 来源:远集坊 作者:

  新时代,新经济。8月11日下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以《解读新经济的“非典型”视角》为题在远集坊第十四期发表主题演讲。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致辞并主持了本期远集坊活动。

 

  主持嘉宾 阎晓宏

  阎晓宏在致辞中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重要的论断表明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当前国际环境稳中有变,不确定因素增多,本期活动邀请到中投刘珺副总,十分难得。阎晓宏说,刘珺副总年轻、但资历老,2003年,他在中国做了第一款理财产品,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有建树。他今天演讲的题目和时代背景是十分契合的,相信他的演讲定会让我们保持定力、坚定信念,给我们思想上带来很多的收获。

 

  主讲嘉宾 刘珺
  刘珺在演讲中首先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都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需要我们认认真真来研究我们到底处在什么时期?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他认为,我们目前面临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嬗变过程,用传统视角观察今天的新经济,已经难以胜任。因此,他将自己的演讲题目定位为“非典型”的视角。刘珺从九个视角分享了他的“非典型”心得。

  视角之一:经济学的学科独立性和功能。以“2009年,英国女王质疑经济学家:为什么没有预测到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有趣的话题为例讲起,刘珺认为经济学不是独立学科、而是一门交叉学科。对于经济学的功能,刘珺说他更倾向于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所说的“工程师”。关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他认为,周期本身就是顺逆循环,危机发生不代表周期有问题,更不支持改变周期的政策“猛药”。

  视角之二:从未褪色的政治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到凯恩斯,二百年的经济学发展历程,刘珺数语道来、简明扼要道出其实质内涵与历史意义。他说,所有的经济学大师的政治经济学功底都极其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严密、迄今无人超越;古典经济学重微观,宏观经济学须臾未离开政治经济学范畴。他还特别指出,不要囿于比较优势理论,也不要简单理解凯恩斯主义。

  视角之三:货币的国家利益属性。刘珺说,国家利益是货币的根本属性,他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全球锚货币之争”和“苏伊士运河危机”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指出货币是看不见的武器,货币本身就是国家利益,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实质也正在于此。他特别指出,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正是因为中国遵守了国际规则,中国经济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

  视角之四:贸易战的非贸易因素。接着上面的分析,刘珺指出货币含有政治因素,贸易战有非贸易因素,他以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与Smoot-Hawley Tariffact法案、以及1985年广场协议为例对此加以说明,认为在国力越来越接近的情况下,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将长期存在。

  视角之五:政策/政治与市场的悖离。刘珺对国内市场和2000年以来的全球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认为政治稳定与经济波动性是负相关的,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在降低。近年来,中国政府发挥作用越来越依托于市场平台。

  视角之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与“合”。刘珺认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没有明显的分野,无法截然分开。他说,现代经济具有规模性、沉淀性、溢出性、协同性的特点,生产已经不是瓶颈,对如何把实体经济做大,不必要过于焦虑。

  视角之七:科技—创造性的破坏。对很多人言称的“科技赋能经济”,刘珺表示不赞同,他说,经济完全取决于科技的能力,科技就是经济本身,是经济发展动力的源泉。科技发展路径以前是跃升式,现在是动态迭代,在不断提高站位、实现质变。他再次指出,比较优势要让位于系统集成。

 

 

  远集坊第十四期活动现场

  视角之八: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刘珺对当前金融、数据规模效应和信息规模效应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说,对技术的忠诚将取代产品品牌和机构的忠诚,这也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他说,科技有自己的发展逻辑,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将极大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一切皆互联,一切都是交叉生产和销售。因此,他更赞成科技金融的提法。

  视角之九:非传统风险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当今世界的危机形态变异和衍进变轨,刘珺用时间上的瞬时性、持久性或不确定性,空间上的非关联性或相互作用的广域性,黑天鹅、灰天鹅、灰犀牛风险相互作用,数字世界“后真相”症候群做了归纳,指出必须进行危机管理的系统性重塑。他说,行稳致远,国家利益是基,国家利益是锚,综合国力是结果。
  出席本期远集坊活动的特邀嘉宾有: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政协原主席、党组书记于迅,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工商联主席王随莲,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行长郭宁宁,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云泽,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蒋迎春,志鸿教育集团董事长任志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彦,北京东方海高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广和,纵横文学CEO,完美世界控股集团董事张云帆,北京伟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丽娟,中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石敏,中诚信发投资基金管理(北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东,中国版权协会秘书长孙悦,北京三维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刘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社长陈高潮,北京中视瑞德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王旗,雅昌文化集团法务总监秦博、北京小鸡磕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EO靳鑫等。

  刘珺的演讲视野开阔,抓本质、抓规律,兼顾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在座嘉宾的高度认可。李云泽、郭宁宁、张云帆等嘉宾在互动发言中回应了刘珺的演讲,并从金融时政角度,对新时代、新情况下金融如何拥抱科技和互联网,做好金融及文化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未来将是数字化的生存,科技是一种“破坏性”的创新方式,任何行业都无法回避,科技是挑战、更是机遇,各行各业都应抓住机遇;我国国有银行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如何做强仍是重要任务,要正视挑战,以开放、共享、以客户为中心的共赢发展模式,以专业人才队伍与更优化的配套机制进行布局和策略安排,实现同业合作、跨业合作、战略联合等。有的嘉宾还呼吁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希望持牌经营、同等监管。

 

  远集坊第十四期嘉宾合影

  远集坊讲坛由中国版权协会于2017年9月成功创办,讲坛汇集文化与社会各领域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卓越人士的智慧,秉持公益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开展平等讨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十四期。前十三期分别为:阎崇年主讲“赫图阿拉之问”,王文章主讲非遗保护传承,雷军主讲小米模式与新时代创新,柳斌杰主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谭跃主讲传统出版的数字化关键和产业方向,王亚民主讲故宫文化融入当代生活,沈鹏主讲书法与人生,黄强主讲新时代新教材,朱永新主讲阅读与美好生活,郝林海主讲葡萄酒的情与色,郑渊洁主讲作家最好的理财是维护版权,黄书元主讲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的编辑出版,郑欣淼主讲中华诗词的魅力及复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