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1月份新三板全国扩容以来,挂牌企业数量大幅增长,截至6月27日,共有458家公司在股转系统挂牌(不含已同意未挂牌企业),较此前原有挂牌公司数量已出现翻倍,大增129.38%。最初各地政府为了力挺当地企业上新三板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但是经过半年挂牌企业的“疯长”,各地政府的政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上错市”的现象仍然屡有发生。

  省域间挂牌数呈分化

  具体到各个省份,其挂牌公司数量在股转系统中拉开。据记者统计发现,新三板正式扩容以来,不同省份间的挂牌企业数量存在两极分布。

  在今年新增挂牌的458家公司中,所在地位于广东、江苏和上海的企业数量居前三名,挂牌数量分别达69家、59家和47家。同时,北京、山东、安徽、辽宁四省市分别有不少于20家企业参与了今年的新三板挂牌,

  与之相对应的是,广西、贵州、河北等9个省或自治区的挂牌企业数量不到5家。内蒙、青海、西藏三省境内尚未有一家企业在股转系统挂牌;而甘肃、宁夏等欠发达省份的挂牌企业数量仅为1到3家。

  事实上,挂牌企业数量在地区间的差别,亦折射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构成不无关联。

  “广东、江苏这些地方民营资本发达,中小企业很多,潜在的可挂牌企业也相对丰富。”一位东北某地级市金融办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地方对资本市场也比较认同。”

  在地方政府人士看来,不同省份间挂牌企业数量的差距,既折射出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及当地企业观念的差别。

  “上不上新三板的确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的观念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前述金融办人士坦言,“当地政府就算有动机把企业扶持走向上市(新三板),但企业自己不愿意也没办法。”

  据该人士介绍,其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也曾尝试推进当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但多数企业并未表示出足够的兴趣。

  “让一些企业拿出100多万挂牌费不难,但他们觉得履行相关程序、发公告、做信息披露很麻烦。”前述金融办人士坦言,“还有的公司对这块根本不重视,本来也没有上市的想法。”

  “补贴效应”或已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挂牌企业数量的增多,此前“依靠地方财政补贴挂牌新三板”的模式或将渐渐走向终结。

  “依靠地方政府补贴吸引企业去挂牌的模式已经不行了。” 任晓表示,“因为挂牌企业数量增多,导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超支,所以今年一些地区的补贴已经在减少了。”

  事实上,此前诸多企业前往新三板挂牌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获得当地政府补贴,据市场人士透露,此前大连、苏州等多地高新区或工业区对当地企业挂牌三板的补贴费用超过200万元,已超过彼时挂牌所需业务费用。

  一边是挂牌补贴的减少,另一边则是挂牌费用的悄然抬升。据业内人士透露,新三板的挂牌费用亦呈现出上涨趋势。

  “我们现在的打包费用是150万,比年初涨了30万元。”6月13日,一家中型券商场外市场部人士透露,“做市商制度执行后,这个报价可能还会有上涨的空间。”

  在补贴减少,费用上涨后,未来企业挂牌股转系统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而这或使新三板的“市场化”特质更加明显。

  “涨价是能提高效率的,收费本身就是一条标准,把那些不靠谱、只想赚补贴的公司拦在外面。” 任晓坦言。“这样一来,最后想挂牌的应该都是真正想上三板的。”

  “上错市”现象仍显

  “最近金融办把一个公司推到三板去挂牌,但后来了解才知道它实际上并不是‘新三板’,而是天津股权交易所(下称天交所)。”一位接近内蒙某市金融办人士告诉记者,“但是现在公司已经在天交所挂牌了,该走的程序都走了,所以暂时也不好换过来。”

  事实上,天交所仅为一家地处天津的区域股权市场,与作为新三板载体的股转系统并无关联。而类似的“上错市”现象在场外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亦非孤例。

  “有些企业以为自己挂在新三板了,其实有的是挂在前海股交所,有的则挂在天交所。”东北一家券商场外市场业务人士吴晶(化名)指出,“有些券商也给企业做区域市场挂牌的业务,因为部分区域市场本身就有券商的参股。”

  而在部分“上错市”现象中,相关企业的挂牌成本也并不低于新三板。“这家公司前后花了近100万元,没想到最后上的不是新三板。”前述接近金融办人士坦言。“地方政府也不太懂,对企业上天交所和新三板的扶持力度也没有差别。”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既与地方政府、当地企业的信息不畅有关,也与多层次的场外市场缺乏统一监管不无关联。

  “原则上区域股权市场只能面向当地企业挂牌,但许多地区股交所为了扩大规模,招收挂牌的范围却面向全国,这就容易出现混乱。”吴晶坦言“如果严格执行当地市场只挂牌当地公司的原则,这种‘上错市’的情况就很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