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做市转让缘何不温不火

2015-09-07 13:21:24 来源:金融资 作者:方少华

  自2014年8月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推出以来,不断有挂牌企业由协议转让方式变更为做市转让方式,仅今年4月一个月就有243家企业变更为做市转让方式。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的做市商数量也屡创新高,联讯证券(830899)以23家做市商排名第一,伯朗特(430394)拥有18家做市商紧随其后,联飞翔(430037)、树业环保(430462)以13家做市商并列第三。

  但从今年5月开始,新三板做市热度急剧下降。5月共113家企业变更为做市转让方式,相比于4月大幅减少130家,6月共101家,7月仅27家,而8月至今只有2家企业变更做市转让,做市转让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幅度下降。

  新三板做市转让制度推出的初衷是改善新三板流动性,提升市场活跃度,制度推出之初对于新三板交易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几个月以来,这种影响逐渐归于平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市商扩围等配套制度迟迟没有推出,投资者预期不断降低。

  市场热烈讨论的竞价交易、投资者门槛降低、转板机制、分层管理、做市商扩围等制度一直没有推出,有些制度监管层并未制定明确时间表,而有些制度已被监管层否决,现阶段难以推出。今年6月,市场热议新三板做市商队伍从券商扩展至基金子公司、期货子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咨询公司等4类机构的方案有望在7月份获批,而到目前为止做市商扩围制度也迟迟未有动静。新三板扩容后快速发展,却也暴露出众多问题,监管层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更加谨慎,较长时间的政策空档期减缓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企业变更转让方式的热情也急剧降温。

  其次,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主动放弃做市转让方式。

  7月16日,达仁资管(831639)在之前宣布变更做市转让后又主动放弃,公司公告称,董事会提议终止公司201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的《关于公司股票由协议转让方式变更为做市转让方式的议案》,继续维持股票协议转让方式。公司给出的解释是,终止变更做市是为了更好规划公司下一步交易方式安排,这将有利于公司市值管理、公司增发融资和业务发展。达仁资管突然发布公告终止做市,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而一个月后的8月18日,另一家金融类公司中科招商(832168)也做出同样决定。中科招商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控股股东单祥双以书面形式提交的《关于增加201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临时提案的提议函》,提议在2015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中增加《关于终止做市商定向发行股票的议案》。公司给出的解释是,截至2015年5月15日(股权登记日),公司股东人数累计已超过200人,经公司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做市商定向发行需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由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司35.1亿元发行尚未完成备案和新增股份登记工作(新增股份已于2015年8月7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所以,针对此次做市商定向发行的申请核准工作未按预期实施。

  中科招商暂停变更转让方式的决定与二级市场交易持续萎靡不无关系,公司股价5月底跌破20元大关,随后三个月时间内股价都在20元左右徘徊,其中7月7日更是一度跌至10元左右。而5月4日中科招商公布的做市商定增方案中,做市商购买做市股票的均价为16.2元/股,而此前中科招商面向机构投资者90亿规模定增时的价格为18元/股。

  不难发现,做市商购买做市股份的价格相对其他很多企业来说已经比较高了。再加上二级市场持续低迷,做市商已承受较大压力,此时再动用资金购买做市股份不太现实。值得注意的是,中科招商却并未完全放弃变更转让方式,公告中提出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发展需要,在合适的时候重新启动做市商定向发行。

  再次,市场低迷导致券商做市意愿普遍不强。

  截至8月19日,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269家,远超过上海证券交易所(1071家)与深圳证券交易所(1729家)之和。但由于目前只有券商有资格为挂牌企业做市,且券商需要使用自有资金购买企业一定数量的做市股票,这就导致不足百家的做市商难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最后,A股持续低迷,波及新三板市场。

  在经历了前期的疯狂上涨后,A股市场迎来了调整期,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三板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三板指数大幅度下跌,交易并不活跃,3000多家挂牌企业日均仅3亿元左右的成交量,投资者投资意愿比较薄弱。不难发现,新三板市场与A股市场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步性。做市商制度对于新三板交易意义重大,如何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改善市场活跃度是监管层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这一切离不开利好政策的支持。相信监管层会审时度势,在合适的时机推出振奋市场的举措,改变当前做市转让受阻的局面。

  (作者系中孚和泰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