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昨日在上海证券报和西南证券联合主办的“寻找中国成长力上市公司”调研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打造富有成长力上市公司,是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增强资本市场活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各方的共同任务。

  徐明称,对于什么是上市公司的“成长力”,目前并无统一和严格的界定。但通常认为,有成长力的上市公司,应当具有持续发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规范运作能力。“成长力”高低是判断一个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好坏、投资价值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准。对于打造富有成长力上市公司,徐明阐述了三个主要观点。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需要一批具有成长力的好的上市公司脱颖而出。

  徐明说,上市公司发展始终与国民经济休戚相关、相辅相成。以国民经济多年的高速发展为依托,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逐步发展壮大,资产质量稳步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和营业收入在GDP中的占比、缴纳的所得税在所得税总额的占比举足轻重,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极其重要。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优势的群体。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挡换到中挡,经济结构调整要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国民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作为国民经济主力的上市公司,也面临一些发展困境。从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所反映的情况看,伴随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期,一部分上市公司开始出现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行业萎缩和业绩下滑等转型问题,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公司成长动力减弱、成长潜力缺乏、成长能力不足。

  徐明认为,经济转型升级对上市公司群体的成长壮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资本市场而言,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用足用好资本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尽快培育和产生一批产业结构合理、治理机制完善、创新能力突出、社会形象良好的具有成长力的上市公司,从而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

  第二,上市公司成长力提升需要宽松的制度环境。

  徐明称,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新的顶层制度设计和重塑时期,制度供给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体现为国务院最近发布的新国九条。其中很多内容与上市公司有关,如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引入多种经济成分,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强化市场平等竞争,释放企业活力;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目的在于鼓励上市公司实行期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将人才与企业命运捆在一起,实现上市公司与创新型人才的真正融合;推进市场化的并购重组,目的在于尊重企业自主决策,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并购,破除市场壁垒和行业分割,实现公司产权和控制权跨地区、跨所有制顺畅转让;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引导上市公司平衡好各方利益诉求,将企业良好的经营与企业的投资价值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新制度、新举措,与上市公司发展密切相关,上市公司的成长环境因此有了重大改变。但也应当看到,提升与上市公司成长力相关的制度环境建设,仍是一个长期过程,市场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影响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约束。

  第三,上交所愿意成为成长力上市公司的重要集聚平台。

  徐明指出,近年来上交所股票市场不断前行,对促进上市公司成长、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有959家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其中不乏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企业和各行业的龙头企业。2013年,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调整期、面临多重困难的背景下,沪市公司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应对挑战,共实现营业收入21.48万亿元,同比增长8.27%,经营规模继续稳步扩张;实现净利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6%,不仅走出2012年盈利低谷,而且创近三年新高。净资产收益率达13.86%,同比增长2.24%。同时,沪市上市公司股东回报意识也明显增强,现金分红再创新高。674家公司提出派现方案,占公司总数的70.43%,合计拟分配现金红利达6707亿元。

  尽管如此,徐明表示,上交所股票市场仍然还有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空间。比如,目前上交所股票市场结构以大市值传统型股票为主,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较少,上市公司的结构与经济转型和行业创新的发展要求不太适应。如何构建多层级的蓝筹市场,更有效地促进上市公司成长,更好地吸引富有成长力的优质上市企业,是未来上交所市场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他说,上交所需要通过不断引入行业产业新、科技含量高、成长发展快、治理机制活的成长力上市公司,促进沪市上市公司的结构性转型升级,进一步使上交所成为成长力上市公司的培育平台、展示平台和集聚平台。